1204淨土宗宗風略釋 (11)
2018.08.15
慧淨上人說:念佛,如果過份強調技巧性 (如多少, 定散, 念稱,四六,自他),而忘了原則,則可能會因為念佛達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惱,甚至懷疑自己能否往生,這樣反而不好。
因此,雖然我們有技巧上的設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歸到第十八願──稱名必生,不顧慮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歸到稱名必生,因為稱名的本身就是乘彌陀願力,已是當生成就、往生決定了。
淨土法門要怎麼稱名呢?就是以我們每個人的根機去稱念這句名號,念念不捨就好。既然是依每個人的根機,一定是有的人比較有時間,有的人比較沒時間,有的人比較精進,有的人比較懈怠,有的人心比較寂靜,有的人心比較雜亂。但只要依自已的根機稱念佛各,統統一樣平等的往生。
雖然念佛的心殷重程度,以及念佛數目的多寡,會影響佛加持的一些現象。心地比較謙卑柔和、善良厚道,即比較無諍、寬容、不貪,且常念佛的人,他比較能夠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比較能夠預知時至。
一切眾生都有心念,既然有心念,如果沒有念佛,就一定是念妄想雜念,念念都是業。 但是,我們知道自己沒有這樣的消解力量,所以將這個念轉來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以念佛這個正念來消解種種妄想雜念。念佛而有妄想這個是正常的、自然的,跟我們的往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每一個人就依他當下的根器去念這一句名號,沒有任何條件的限定,或者某一種水平的規定;他是在家就依在家的身分、出家就依出家的身分去念佛;他的個性比較調柔、無諍,就以調柔無諍的個性去念佛;他的個性比較剛強,凡事都要問清理由,或者煩惱比較重,念起佛來就妄想雜念紛飛,這都沒關係,只要他念佛就可以了。這句名號本身就能消除我們的業障、增長我們的福德,使我們臨命終時,自然進入極樂世界的涅槃境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