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淨土宗思想的異同 (8)
2017.06.21
淨宗法師在一次訪問指出:到了近代,大概是佛陀憐憫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煩惱特別深重,在一百年前出現了一段歷史因緣。
中國有位學者——楊仁山居士,安徽人,是個飽學之人,也是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在近代,佛教的復興,他是有很大功勞的。當時他是作為清朝的外交使節到了英國,在大英博物館遇到一位日本的佛教學者,叫南條文雄。他們兩位都是亞洲人,又都學佛,就攀談起來。
因為他們學問都很大,一談談到古代的一些書,說到這些書的名目,南條文雄說:「這些書在我們日本完整地保留著。」楊仁山一聽就很高興,這麼多著作真是求之不得!就約定好,回國之後請南條文雄從日本把這些書請回到中國。
後來,楊仁山在金陵刻經處,把這些書刻印出來,大概有三百多部。淨土宗的祖典,除了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觀念法門》《般舟讚》《法事讚》,還有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道綽大師的《安樂集》,都回歸了。還有剛才講的律宗的那些書,也都回歸了,並且都重新把它們編排出來。就是這樣的一段因緣。 所以,我們國人看善導大師的思想,覺得好像新的一樣,但其實這才是我們原本的、純粹的淨土思想。
就此一大事因緣,楊仁山居士從日本帶回了無數眾多的隋唐時期高僧大德的著作,因久佚典籍的回歸,開顯了現代佛教真正復興之門。無論是學術界還是佛教界,回顧近代佛教的復興,尤其是淨土宗都將楊仁山居士尊為中國近代佛教的先覺者和振興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