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3, 2017

960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二 – 現生不退 (16)

960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二 現生不退 (16)
2017.01.23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在〈玄義分〉會通「別時意」的問題時,善導大師又指出:「《論》(《攝大乘論》)中說云。「如人唯由發願生安樂土」者,他們只有發願生安樂土,卻沒有念佛行,因此《攝大乘論》認為他們也未能現生得生淨土,是「別時意」。

以上《攝大乘論》舉出兩類念佛是「別時意」是對的,前者有行無願,前者有願無行,當然未能現生得生淨土,故是「別時意」。

但是,諸師不明白《攝大乘論》此類「別時意」的念佛,並錯誤地引用《觀經》的下品下生人,竟聲稱彌陀淨土法門的「十聲稱佛」與此「別時意」的念佛相似。他們認為彌陀淨土法門也是「別時意」!

《觀經》的下品下生者「十聲稱佛」,明明是蒙佛接引,即時得生,但諸師硬說未即得生」。諸師們還錯舉用「非一日即得成千」的例子,認為「十聲稱佛」是「遠生作因。是故未即得生」。因此,諸師作出結論,認為佛陀欲令當來凡夫「捨惡稱佛。誑言道生。實未得生。名作別時意者。」他們說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別時意」,即眾生為來世積功捨惡後,才得生淨土。諸師錯解《攝大乘論》此類「別時意」的念佛,再錯引《觀經》的下品下生人,竟硬說「十聲稱佛」未即得生」,又錯舉「非一日即得成千」的例子來說明,最後還錯測佛意

善導大師隨即引用《阿彌陀經》兩段經文,誠證「執持名號念佛者必生」及「諸佛護念稱名念佛人」,直言阿彌陀佛臨終來迎,必定得生,以破解《攝大乘論》諸師對「別時意」的別解異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