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二
– 現生不退 (12)
2017.01.13
除了上文引《阿彌陀經》「現生不退」之文,還有云:「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外,《觀經》的「芬陀利華」之文:「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可知此人當在此世間,已是必定往生彌陀之家的人中芬陀利華,亦示「現生不退」之意。
至於《無量壽經》的「現生不退」之文,除了上言的「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還可參考《無量壽如來會》:「彼國眾生,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亦示「現生不退」之意。
龍樹菩薩是初地菩薩,八宗之祖,大乘佛教的最權威人士。他在《易行品》多處提出「現生不退」之思想:
1.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2.
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稱其名號。
3.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4.
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由此可知,淨土宗的「現生不退」的特色,有佛陀經證,也存祖師論證,不是無中生有,堆砌起來。只是他宗他流,以聖道門的自修持力的思想去解讀佛本願力的淨土門,則認為不可理喻,並群起而「攻」之,所以唐朝善導大師開立淨土宗,也需破解諸師對淨土宗「現生不退」的錯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