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二
– 現生不退 (19)
2017.01.30
淨宗法師云:「事」就是指事相,有為、造作、生滅的,就是事;「理」就是理體,理體不生不滅。
「全事即理」是什麼意思呢?說淨土法門的修持,好像看上去是有為的、生滅的事相,但是,當下契入不生不滅的理體,這叫「全事即理」。
如果按照通途法門來講,你要達到「事即是理」,那要破無明,證得真如佛性,念念契合真如理體。沒有破無明,你事就是事,理就是理,分成兩片,不可能「事即是理」。
比如說修佈施,我們修佈施,都是生滅的事。佈施這件事要能夠即理的話,就要達到什麼程度呢?「三輪體空」。沒有我在佈施,也沒有對方受我佈施,也沒有中間所 施的財物,這三方面都空掉了,但你還在做佈施的事業。這樣「三輪體空」所做的佈施,就是「事即理」。事即理,解脫才有希望。凡夫修行,哪能這樣子?我們做的事就是事,與不生不滅的理,根本就分為兩片。
「全修即性」:「修」就是指外在有為的修相;「性」就是指自性、本性、佛性。修即性,必須徹悟自心才有份。事與修,理與性,可以合在一起,不過分能分所而已。「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談何容易?
可是我們淨土法門,印光大師說就是這樣。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事、是修,好像事相上也有生滅,但是,當下它和不生不滅的理體、佛性完全相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