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願稱名(二十三)
2013.11.6
天台宗有五念門,見於智者大師著《五方便念佛門》。華嚴宗四祖澄觀大師也立五念門–五方便念佛,如《華嚴疏鈔》云,「然古人已有五門云,一稱名往生念佛門,二觀像滅罪念佛門,三攝境唯心念佛門,四心境無礙念佛門,五緣起圓通念佛門。」澄觀大師曾隨湛然大師,習天台止觀,及法華、維摩等經疏,所以受其影響而立五念門。他以本宗的無礙思想,略作修辭,其義亦大同小異。
相比五種念佛法門,淨土宗的念佛顯然為求生淨土,因乘佛願,仗佛力,故順佛意而稱名念佛,與其他自力修菩薩行的念佛不同,如攝境唯心,心境無礙,緣起圓通等,根本與仗佛力生淨土無關。
當然,以上種種念佛,都是釋尊的教化,備機和利益都不同。雖有自力修定善,發菩提心,將自力功德迴向,求生淨土,亦可順應阿彌陀佛的第十九願,蒙佛臨終現前,此乃淨土宗的要門,但與純粹淨土宗行者,因乘阿彌陀佛本願,一向專念佛名而得生,兩者不同。
彌陀淨土法門的念佛則獨具特色,不共於其他一般菩薩教的念佛。簡單來說,特色在於「本願稱名」,而且是「一向專念」。
還有很多人都有念佛,但不一定是稱名念佛,還有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嘆、供養、廻向等;又很多人都有稱名念佛,但不一定是為了往生;又或是為了往生,卻未必「本願稱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