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願稱名(三十三)
201年11月29日
淨土宗始於法藏比丘發下四十八願,矢志興起以清淨功德莊嚴的淨佛國土。一一願言,歸結在第十八願,即是根本願,使一切眾生有信有願,一向專稱名號者,得生淨土,入諸佛家。
淨土宗是全仗佛力救度的法門,易行但難信,不容易為人接受,所以《無量壽經》有云:「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釋尊在《阿彌陀經》吐露心聲,慨嘆說此世間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比他在五濁惡世成佛更難。他又在《觀無量壽經》大讚念佛的人,稱他們是難得希有,如芬陀利華 (大白蓮華) 。因此,本願稱名的念佛人很可貴!
印光大師教導念佛人堅持三個原則:守愚念佛、無諍念佛、老實念佛!不管別人怎樣看、怎樣說,絕不可傾動「念佛必生」的信念,如愚夫愚婦般堅持下去,即是「守愚念佛」。又不用與別人諍訟,計較高下,釋尊的辯才無礙,亦沒法令多人生信;信受與否,一切視乎聞者的宿世善根,此名「無諍念佛」。最後是「老實念佛」,長時地恭敬念佛,無餘無間,無他想、無後心地念佛,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往生決定無疑矣!
善導大師云:「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因此,本願稱名者不用與其他善行比較,何况世間的人和事。老實念佛者,除了本願稱名,一切只需隨緣、隨力、隨分去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