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二 – 現生不退 (41)
2017.03.22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卷上的「八番問答」中,引《十善業道經》和《觀無量壽經》比較「罪業深重,繫屬三界」和「臨終十念,出離三界」,何者孰重?
曇鸞大師云:「先牽之義,於理如何?又曠劫以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繫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繫業之義,復欲云何?汝謂五逆十惡繫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繫在三界者;今當以義較量。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
在於心方面,必須從造罪業的心跟念佛的心來做比較。在於緣方面呢?緣就是環境、外境、對象。前是內心,現在是外境。在於決定方面,就時間上來說。人在造善或惡之後,還有後心、有間心,他還沒死,其後心念有轉變的餘地,但下品下生的人,臨終十念完了就斷氣,往生極樂世界了。他沒有後面的心讓他夾雜其他的惡,所以說無後心、無間心。這件事情就決定下來,從此了結。在時間上,好像最後的一錘定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