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2, 2014

607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71)



607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71)
2014.10.22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釋「至誠心」時,云:「又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
上言有菩薩以自力之心,受持諸行,修諸功德,普皆迴向,若能於真實心中作,如法藏比丘 (阿彌陀佛的前身)是名「自利真實」。
又若有遇上大乘菩薩教的行者,雖未能以自修持力,修諸功德而求生淨土,但能行住坐臥,時時刻刻,想同一切菩薩一樣,不為人天福報,也不求斷惑、除障、消業,出離生死,身口意三業清淨等等,而只為為了「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因與迴願求生淨土,故曰:「我亦如是也」。這種情况是名「隨喜功德」,亦算「真實心中作」。上述是自利真實,其義之一在於真實厭離,諸惡莫作,止一切惡
自利真實,另有一義在於真實欣求,眾善奉行,作一切善,故曰「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凡善,即世俗善;聖善,即出世善。自他者,即自作教他作。
        「自利真實」,主要針對淨土的「要門」行者而言,以自修持力修定散二善,以此功德迴願求生淨土,但亦必須「真實心中作」,即「「心行一致,內外相符,即為真實」,又「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若然不是「真實心中作」,「眾名雜毒之善。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淨土的「要門」行者應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