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15)
2014.06.13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舉雜行十三失,其中第一個「雜緣亂動失正念故」是首要,總綱、要領!正念者,即念佛可以往生淨土,這是淨土宗的目的、宗旨、行持,沒有其他要求,也沒有其他法道可以做得到
- 往生淨土!衹有常念阿彌陀佛,念念不捨,才可以往生淨土。
隨之三個失涉及淨土宗的教理方面,即「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
「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 本願者,指第十八願,佛者,當然是阿彌陀佛;不相應者,即亳不相干,亳無關係,irrelevant。雜修諸行並非彌陀本願所誓之行,不相應第十八願所說的「乃至十念」 - 稱名念佛!我們的行持必須與彌陀的名體一致、一如,才稱為相應。《阿彌陀經》直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祇有「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才可蒙佛接引得生。故此雜修諸行者百中難得一二往生,而正行專修者則百即百生。二者大異。
「與教相違故」 - 教者,指釋迦牟尼佛的教化。如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云:「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觀經》雖先說定散二善等諸行,望佛本願,唯勸專念佛名,可知雜行非世尊本意,與世尊教勸相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