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五 - 以信方便(29)
2013年7月3日
接上文,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卷下曾自問自答曰:「“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者,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
何者? 」無礙光如來,是阿彌陀佛的別名。無明,有癡無明和疑無明;淨土宗主要解决信和疑的問題,此處應指「疑無明」。為什麼有人稱名憶念,但仍未能立信,即是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
答曰:「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
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與此相違,名與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實相身,即法身。佛的法身是處處都在,無處不在。阿彌陀佛的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佛與我們豈會互不相觸呢?
為物身,即為「眾生」之身。物,乃眾綠和合而生的眾生。阿彌陀佛為眾生發大願、修大業、成大力,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若他所成就名號功德不能破眾生一切無明,不能滿眾生一切志願,他的大願豈不是虛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