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 本願十八之小結(十一)
2012年12月19日
此外,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演譯第十八願,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可知稱念名號,尤其是六字,已具足信願。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三心,「至心」,及「三輩文」說「以至誠心,願生其國」,《觀經》下品下生也說「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兩者的含義基本上都是一樣。
上品上生所說的「三心」 - 至誠心、深心、廻向發願心,但下品下生文卻說:「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亦大致相同。當命終時,走投無路,願生之心特強,因信心決定,故往生決定。
《觀經》下品下生文中經文給我們很大的啓示:阿彌陀佛的救度是惡人、臨終、十念而往生,那麼善人、平生、多念,那有不能往生之理呢?不過,從臨終來迎、開華時劫作比較則有分別,下品下生者則衹有金蓮華來迎,未見佛來讚慰,及蓮華需十二劫才敷開,相對於上品上生者見佛菩薩,上金剛臺,及即時華開,兩者仍有分別
– 就凡夫個別的接受程度而示現。
此外,如上文所說,此品約是臨終之機,若非宿世有大福德因緣才能遇善知識,且能危亂中,至心十聲相次,實在萬中稀有一二。縱然得生,因未知佛智和未除疑障,衹能投入蓮胎。這些人與平生之機,一輩子專念名號,百即百生,乃至凡夫入報,仍有很大的分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