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7, 2012

318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 本願十八之小結(十)


(318)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 本願十八之小結(十)
 2012年12月17日

        「本願念佛」不單適用於平生之機,一向專念名號,百即百生,乃至凡夫入報,也普被於臨終之機,至心十聲相次,投入蓮胎。

        《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下生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這段經文十分重要,徹底地體現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他救度的對象竟是如斯極惡之人 - 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無惡不作,那還有什麽惡人阿彌陀佛不能救度呢!我們不用懷疑自己夠不夠資格往生到極樂世界,不用懷疑阿彌陀佛的智慧,更不用懷疑稱念名號的威力!

        雖然下品下生文中沒有提及第十八願的信願要求,但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云:「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