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10, 2012

28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 本願十八(五)


(28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 本願十八(五)
2012年10月10日

阿彌陀佛的「攝生三願」(即第十八願,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中,衹有第十八願是「念佛往生願」,阿彌陀佛將「自己成佛」與「眾生得生」連結一起,故云:「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願以信為本,信賴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信仰阿彌陀佛的救度,就「稱名念佛」來建立信心,全仗佛力,故此十念必生!

比對第十九願「來迎接引願」,阿彌陀佛衹保證自己於行者臨終時前來,云:「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尚未可言必生,視乎行者自己當下的心態,有疑慮否,是否真心想去。

比對第二十願「三生果遂願」,阿彌陀佛衹保證行者得果遂,云:「不果遂者,不取正覺」,亦未言當下必生,行者自心有疑障故。

三願之中,第十八願最簡單,短短十六個字 - 「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沒有附帶任何條件或要求,人人聞名起信,心念口稱,人人有份,信者得救。為何念佛人祇有契入第十八願才得生呢?因為這是阿彌陀佛向他們作出保證,是阿彌陀佛主動地、平等地、無條件地救度他們!若靠我們自己修諸功德廻向,如第十九願,或靠我們自己植諸德本廻向,如第二十願,往生則不可靠矣!自己心中有疑障,故此往生不是不可能,而是不一定,因為自己對佛願、佛力有疑障。故此往生不决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