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三 - 本願十八(十四)
2012年10月31日
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何謂「欲生我國」?站在阿彌陀佛發願的立場而言,我發願的目的是在呼喚救度十方眾生,你要到我的極樂世界來,故云「欲生我國」!站在十方眾生的立場而言,就是「願生彼國」的心。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散善義〉上品下生,云:「唯發一念厭苦。樂生諸佛境界,速滿菩薩大悲願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菩提心也。」就淨土宗而言,「願生的心」就是「發菩提心」。
祇要往生到淨土,入了諸佛境界,自然成就菩薩大悲願行,所謂「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這個「自然」如魚生在水中自然懂得游泳,鳥生在空中自然懂得飛翔。往生淨土者皆是諸上善菩薩,自然悲智雙運,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無上菩提心。他們各人「隨願修短」,如阿彌陀佛第十五願所言,還入他方世界,再受生死,普度眾生,完成佛道!
他們還入他方世界,再受生死,非業力牽引,而是願力使然。他們已是證得無生法忍的不退轉菩薩,故以「如是觀」看待一切世間法,不起一念分別心,證知「於彼相中,實無所得」,故此不住四相
–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因此縱有因果報應,但無苦樂感受,對其身心起不了什麽作用。這個問題在「往還廻向」一節再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