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22, 2017

1064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淨土宗思想的異同 (48)

1064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淨土宗思想的異同 (48
2017.09.22

淨土宗所依的淨土三經全是釋尊所說。其中《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都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說,《阿彌陀經》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祗園精舍)中說。也就是說,釋尊是通過這三部經來開示阿彌陀佛及其淨土和往生行的教主。除此之外,釋尊雖在其它諸多經典中講到了阿彌陀佛及其淨土,不過那是順便提及的。唯有這三部經是以詳說有關阿彌陀佛的一切為目的的。釋尊為何專門宣講阿彌陀佛呢﹖《觀無量壽經》中有答案。

  《觀經》是釋尊應王舍城悲劇的主人公韋提希夫人之邀,宣講以平靜心而實踐的十三觀法(定善)和以散亂心而實踐的世福、戒福、行福等三福(散善),以此為往生之行。這個稱為隨他意法門。但是,釋尊講完定散二善後,在沒有提問的情況下,向愛徒阿難咐囑道:“汝,好持此語。持此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也”。由於這是釋尊自發地吐露心聲,故稱為隨自意法門。

  這就意味著釋尊將救主阿彌陀佛的本願聖意視作自己的誓願,並且將開示阿彌陀佛的聖意作為自己出世的本懷。阿彌陀佛的救世聖意,由將其視為自己出世本懷的釋尊來開示,並弘揚於世,同時,釋尊的出世本懷也通過親自傳播阿彌陀佛的救世聖意而得以實現。可以說,教主釋尊的真面目就是置身於阿彌陀佛的本願聖意之中,將其廣傳於世。



  法然上人把救主與教主的聖意稱為“二尊的悲憫”。希望欲往生淨土的人,在教主釋尊的“持無量壽佛名,往生淨土”的召喚(發遣)的指引之下,沿著願往生心這一於貪嗔交織之中所開辟出來的白道,朝著救主阿彌陀佛“稱我名,來淨土”的召喚之聲(迎接)的方向前進,去實現往生(轉生)本懷,依“二尊之悲憫”而轉生(往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