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淨土宗思想的異同 (41)
2017.09.06
一直以來,日本淨土宗宗祖其弟法然上人說不可「高誇三心」(太強調信心),而其弟子親鸞上人卻偏偏教人求的是「獲信」。
有一位蓮友說:「獲信」很抽象,類似把念佛當功夫,只是一個講功夫,一個說獲信,但只能「自己喊」,難信就是難信,等到老了來不及了無常感壓迫,就是沒獲信也要喊自己獲信。「獲信」的標準誰來認證?如果獲信之後,還有心情不好、起煩惱,這樣還算不算獲信,反覆反覆的結果,最後信心還沒有獲得。善導大師說,凡夫的清心如劃水,獲信就是劃水!
這位蓮友又說:《小經》既然是三經的結論,如果小經的說法不與《大經》和《觀經》的宗旨一致,釋尊的三經將《小經》說在最後,豈不是腦袋有問題。即使一個正常人,為什麼要把不是最重要的東西放在最後的結論呢?
這位蓮友又引親鸞上人很有名的兩段法語,給大家思惟:
1. 信心決定之時,往生亦已決定,不待來迎之儀式。
2. 凡來迎者,屬諸行往生,非阿彌陀之本願。信心成就時,臨終實是直接進入佛土,沒有來迎這回事。
1. 信心決定之時,往生亦已決定,不待來迎之儀式。
2. 凡來迎者,屬諸行往生,非阿彌陀之本願。信心成就時,臨終實是直接進入佛土,沒有來迎這回事。
第一個論點明顯與《小經》相反,親鸞上人自己受到其他聖道思想的影響。又不待來迎,有二種意思:一、因為平生已經來綮,所以不必等臨終才來迎。二、平生無來迎,臨終也不必來迎。
若說二,自然是錯的。極樂世界是他方世界,若然不讓阿彌陀佛引領著,就得去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