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7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淨土宗思想的異同 (51)
2017.09.29
水谷幸正先生撰文,續談宗祖法然上人的教法,其二:如實觀察自我的人能感通於佛心。
他說:本著這樣的至誠心等三心而修稱名念佛的人,就能夠感觸到佛的攝受不捨的悲心,讓佛心的溫暖融入自己心中,同時還能被導歸淨土。通過稱名念佛所得到的這些利益,都來自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上人的一生,就是發現和弘揚這個選擇本願的念佛法門。
法然上人的教法,其三:稱名與阿彌陀佛。
但是,徹底專修選擇本願念佛一行,並從中感到欣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此一行對於其他一切修行來說,雖說是格外殊勝(勝義),但此行本身因為無論是誰、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修,所以,反而難於徹底。
上人教導說,要想將此一行徹底,首先應該讀誦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努力激發對阿彌陀佛及其淨土的欣慕之情,唯禮拜(禮拜正行)、讚嘆供養(讚嘆供養正行)阿彌陀佛一佛。
這些修行是為了徹底修行本願之行——稱名正行(正定業)而設的助業,所以最終還將在稱名一行之中被揚棄。換言之,讀誦等助業,對於行者來說,是要服從於正定業——稱名正行的。 這樣的稱名正行可使佛與凡夫得以跨過不可逾越的鴻溝,彼此交融在一起。
上人有“我心望彌陀,如葵花向陽,稱念彌陀佛,日日無間斷”這樣一首詩,說的是,寄托於稱名之聲的思念佛之心,總在念佛,使佛凡之間不隔纖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