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4, 2016

930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一 - 平生業成 (61)

930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一 - 平生業成 (61)                   
2016.11.14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進一步解釋「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的意思:「云何謂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又有三種不相應:
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
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此三句,輾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
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
與此相違,名如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這是著名的「二不知、三不信」之不如實修行,以及「二知、三信」之如實修行相應。大意是說:雖稱念彌陀名號,但不知、不信「彌陀是真實、能救我者,名號即彌陀真實之救度」,即與彌陀名號本身所具有的含義不相應;與名義不相應,彌陀名號本身所具有的德用就不能如實顯現,所謂「礙屬眾生,非光礙也」;名號德用不能顯現,眾生全無如實修行;不如實修行,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則不能破無明、滿所願。反之,即是如實修行相應。


「實相身」是說如來是「真理之存在」、「真實功德之存在」:為物之「物」,指眾生。「為物身」是說如來是「救度眾生之存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