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一 - 平生業成 (58)
2016.11.07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在卷下解釋念佛「讚歎門」時,提出兩個問題:一是為何有人「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滿願者莫過於願生彌陀淨土;二是什麽是念佛「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
其實,第二個問題是解釋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而已。《往生論註》云:「“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者,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
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實相身是法身;為物身是指佛為眾生之慈悲心。物是眾緣和合而成生之義。「名」者,阿彌陀佛之名。「義」者,阿彌陀佛之體,即光明智相。這裏的「如彼名義」,「名」就是阿彌陀佛這句有聲音的六字洪名,「義」就指阿彌陀佛名號的內涵,也就是阿彌陀佛本身、阿彌陀佛本體,就是前面所說的破闇滿願的光明智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