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8, 2015

692八.一向專念 - 廢立之義,通歸念佛 (小結) (15)



692.一向專念 - 廢立之義,通歸念佛 (小結) (15)
2015.05.08
《無量壽經》說三輩,皆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佛名而得生。但《觀經》說九品時,上中二品不說念佛,而下品才說。何解?

善導大師解三輩文,云:從此以下,次解三輩散善一門之義。就此義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為正因,二明九品以為正行。九品之機都是受善惡法的罪福凡夫,心因以三福而生而有九品之行。

善導大師解上輩觀時指出:「就「上輩觀」行善,文前總料簡,即為十一門。」又云:「今此十一門義者,約對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為一百番義也。」換言之,九品都有十一門義。其中第四門是:(四)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

「三心」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心因以三心而生起什麼行呢?善導大師說:三心是正因,念佛是正行!所以,既然九品都有十一門,九品都有第四門,即有念佛矣!此義何解?上云《無量壽經》立三輩在於所攝機眾,即說明什麼機眾都可以攝受念佛行法。今說《觀經》九品時,其義相若。不限於下輩,上中二輩機眾受九品行時,隨時隨地可以轉入念佛行。換言之,念佛可通九品。

善導大師在「三心釋」的最後一句補充說:「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應知。」前十三觀的機眾在觀想行時,隨時隨地可以轉入念佛行。念佛法門普被三根、三輩、九品、乃至定善機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