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21, 2014

528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 名號攝化 小結(十三)



528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 名號攝化 小結(十三) 
2014.04.21

有人念佛後,仍出現三種不相應的情况,以致稱名憶念者的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卷下曾自問自答曰:「“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者,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而不滿所願者。何者? 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云何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 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

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餘念間故。 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與此相違,名與實修行相應。是故論主建言:“我一心”。」

名號攝化是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力用,念佛者受其光明攝化,自然得到各種現生和當生利益,如滅罪、護念、攝生等。阿彌陀佛是本願成就的佛,是大智大德大能的佛,以佛眼觀察十方眾生,以佛智得知十方眾生的宿命和他心所想,以佛力調伏妄見、消除業障,無能礙者。念佛者必須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攝化、功德力用之信心具足,一切自然而然,依法性,順真、俗二諦,又能攝眾生,入畢竟淨,全不用念佛者操心,我們不假造作,做好「老實念佛」的本份已經足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