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4, 2014

52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 名號攝化 小結(六)

52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七 名號攝化 小結()
2014.04.04

善導大師在「佛光唯攝 念佛問答」提出「三緣」,說明阿彌陀佛法界身能攝化十方眾生,使念佛者受益而產生「親緣、近緣和增上緣」的德力用。此乃《觀經》經文之肝心,一經之心要。

親緣者,即以相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具覺性,是名為親,但此經明言念佛者心契佛心,同時佛心徧入念佛者俘心中,其心相親如世間的父子關係,故名親緣。    《觀經》云:「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在《觀經四帖疏》云:「心徧故,解法界。」

近緣者,即以相近。父子之間的心雖相親,但彼此處於不同時空,身有不近。但念佛者與阿彌陀佛則不同,     心既相親,身亦隨近,因為阿彌陀佛的身徧也,故名近緣。《觀經》第十二「普觀」文云:「常來至此行人之所」     又第八「像觀」文云:「如來是法界身,入眾生心想中」。《觀經四帖疏》云:「身徧故,解法界,由心到故,身亦隨到。」

增上緣者,謂滅罪、攝生等強緣。世間父子,心親身近,但若子女有難受罰,為父母者豈有不救之理,何况大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法界身「無障礙故,解法界」,因此「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眾所週知,眾生命終時,受諸邪業力繫牽,輪迴六道,唯佛力能抵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