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四 – 全仗佛力 (小結二十)
2013年4月24日
《觀無量壽經》是一部非常難以理解的淨土宗經典。
首先,釋迦牟尼佛直接地回答韋提希夫人的啓問,將自己一貫的教法,開示以自力修觀 (修慧 )的十三種「定善」方法,讓韋提希夫人得生彌陀淨土
- 自他兩力的淨土法門之一。
其次,釋迦牟尼佛又貫徹自己對眾生教化,又不偏離彌陀弘願,自開以自力修三福 (修福 )的三種「散善」方法,讓世間一切遇大乘人
(上輩)、遇小乘人 (中輩)、遇惡緣人 (下輩) 的人,在各個不同的因緣下,以九品得生彌陀淨土 - 自他兩力的淨土法門之一。
三輩九品的往生者皆住於蓮苞內 (如在胎內) 生活,故名「胎生」,如《無量壽經》所說,經一段時劫,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見佛悟無生,才能正覺清淨蓮華化生。這個部份盡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尤其是下下品的眾生,令十方眾生皆生「往生有份」的信心。
最巧妙的地方在於:釋迦牟尼佛在《觀無量壽經》的末段云:「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句話畫龍點睛,其經穴在此
– 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釋迦牟尼佛說完《觀無量壽經》後,足步虛空,還耆闍崛山,繼續宣說《妙法蓮華經》。及後,釋迦牟尼佛再說第三部淨土經典
– 大家耳熟能詳的、家傳户曉的《阿彌陀經》,主要是詳釋《觀無量壽經》的末段這句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