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27, 2020

1443 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250)


1443 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250) 
2020.02.24
學習淨土宗宗風俗諦第六條: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彌陀如何為我,可從阿彌陀佛成佛後所言的「三誓偈」得知。續說慧淨法師題為「三誓偈略解」的演講內容:

《大經》第十八願成就文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大經》第十八願成就偈說: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大經》流通文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可知,《大經》在說本願念佛。因此,淨土宗是彌陀名號救度眾生的法門,也唯有彌陀超世的智慧慈悲願力,才能度盡十方眾生,滿足諸佛的本懷,究竟彰顯諸佛的智慧慈悲與願力。

意思就是說,如果十方諸佛都能夠弘揚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樣豈不是十方諸佛的智慧慈悲願力也通通圓滿了嗎?因為十方諸佛出現世間的目的就是要廣度眾生,而十方諸佛廣度眾生必須以他的智慧、慈悲、願力,可是如果智慧慈悲願力不夠的話,就不能達成出現世間的目的;但如果每一位諸佛都能夠弘揚彌陀的救度,豈不是等同自己的智慧、慈悲、願力圓滿究竟彰顯嗎?這是就十方諸佛來講的。

就我們蓮友來講,也可以跟十方諸佛一樣──自信教人信,雖未往生極樂世界倒駕慈航,但現在就可以預先做倒駕慈航的工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