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4, 2020

1440 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247)


1440 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247) 
2020.02.17
學習淨土宗宗風俗諦第六條:學佛大悲心──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彌陀如何為我,可從阿彌陀佛成佛後所言的「三誓偈」得知。續說慧淨法師題為「三誓偈略解」的演講內容:

第三首偈也點出,攝生三願的真實願就是第十八願。

第三偈也點出第一偈、第二偈的功德與功能,都成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都在這句名號之中,並且要將此名號傳遍十方世界,使十方眾生同稱佛名,同生淨土,同證佛果,同度眾生。

也就是說,三誓偈中,第一說超世願,這是指「願」來講的;第二願的無量功德,是就「行」來講的,一切的修行、德行全都精簡化為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這第一個誓願、第二個誓願,都歸入第三個誓願,也就是歸入這一句名號。

此三偈,第一偈發願,第二偈無量德行迴施眾生,第三偈將此願行縮為一句名號。願行結晶即是名號,以彌陀名號總攝彌陀願行。名號由願行而彰,願行由名號而著,名號包含彌陀願行,三誓唯一名號,故此彌陀名號,稱為萬德弘名。

「名號由願行而彰」,名號從哪裡來,從法藏菩薩因地的願跟行,沒有願跟行就不會成就這一句名號。願行由名號而著,因地的願跟行,如果沒有這句名號的話也顯現不出來。

雖名號能度十方眾生,若不超聞十方,何能度十方眾生?故發第十七願之後,又在此重誓超十方。也就是說阿彌陀佛要廣度眾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