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 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246)
2020.02.14
四、為顯示「名號度生」
第三偈: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宋譯言: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宋譯言: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宋譯就是宋朝所翻譯的,經名叫做《莊嚴經》,與《無量壽經》也是屬於同本異譯。
四十八願中攝生願有三,真假並列,為了正直捨方便。所謂四十八願當中的「攝生三願」是指哪三願呢?亦即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
「真假並列」,「真」就是真實願;「假」並不是一般說的虛假,而是指權假,也就是權巧方便引導。
這三願當中真假並列,但一般人看不出哪一願是真實願,哪一願是權假願。到了「三誓偈」就正直捨方便,捨掉權假,直接標舉出真實的。
故第三偈說「名聲超十方」,以顯示彌陀迴向本願名號,令十方眾生知道第十八願是本願中的根本願,是本願王,唯有第十八願之念佛才是往生正因。
第三首偈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這個「名聲超十方」的願就是在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七願跟第十八願。名聲超十方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讓十方眾生聞知佛名之後,能夠憶佛念佛而往生彌陀淨土;這個憶佛念佛的願就在第十八願,所以十七願、十八願都是連接在一起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