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1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248)
2020.02.19
廣度眾生,最簡要的方法就是以名號度眾生;要以名號度十方眾生,先必須能使在十方顯現成佛說法的十方諸佛來稱讚、弘揚他的名號。因此,阿彌陀佛在四十八願當中,必須發一個使十方諸佛來稱讚的願,也就是第十七願。到了重誓願的第三誓偈,就更進一步的說,名聲要超越十方,使十方眾生都能夠聽得到。
兩者有何不同?第十七願但諸佛稱揚,此文稱揚之力,名聞十方,此是其異。
也就是說,第十七願的內容只是十方諸佛稱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的偉大不可思議,而在重誓願「三誓偈」的第三誓偈,更進一步達到使十方眾生能夠聽聞。這是兩者比較微細不同的地方。
超有二義:「名聲超十方」的「超」,簡要來講有兩個涵義:
一、超遠,名聲聞遍十方世界之意。德小故其所聞亦狹,德廣大故名聞十方。「聞遍十方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不能夠聽到彌陀的名號;宇宙之中、法界之內,任何的國土、任何眾生,最後都要讓他能聽到這句名號。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這一偈,其他的版本翻譯為「究竟靡所聞」,兩句的意思是一樣的。
二、超勝,名德超勝十方諸佛之意。普濟諸貧苦,使至無上道,諸佛所無故。又,諸經所讚,多在彌陀。世間稱佛,彌陀唯多。阿彌陀佛普濟諸貧苦,目的是要使十方眾生都跟他一樣的「至無上道」。就這一點來講,是十方諸佛所沒有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