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8, 2019

1375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182)


1375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182) 
2019.09.18
        續引宗道法師在《何時復西歸》一文,談及「不懷虛假,不行諂曲」:

誦念思惟十條中其他條條都可以做得極好,但很可惜,都只是一場表演而已,因此人心中是隱曲的。為什麼要這樣隱曲為之?其本質還是諂曲,想要藉此得到別人的認可、肯定、讚美,甚至由此換來的名聲和利益。

人心中一旦有所求,為了達成一個目標,便甘於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了。人如果坦誠直爽,即便是淺薄,但也很可愛;人如果心中諂曲,即使淵深,但總讓人不願靠近。像魯迅說的:一條小溪,清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卻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淺呢?也許還是淺點好。

不得不說,中國人是極其擅長行諂曲之事的,始終在國內生活的人,大概感受還不那麼明顯,對比國外人的簡單、質樸、直接、單純,中國人的諂曲之心真是到了令人訝異的程度。我曾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中國文明幾千年都沒斷啊!

古人也都講: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但怎麼就…… 後來忽然想到,這大概也正是和中國幾千年的聖賢教育有關。古書上多是教人做聖賢的,但越到後世人的根機越趨下,也就越來越做不到,雖做不到,環境要求他必須變成聖賢,怎麼辦呢?只好就裝聖賢,於是中國自古便出了很多偽聖賢。

偽聖賢們自然也收了很多徒子徒孫,長此以往,從皇臣到庶民,皆能習以為常,中華文明沒斷是沒斷,但有些內容已然異化了,過去是值得稱道的,現在反成了一個民族的劣根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