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觀經四帖疏》綱要 (46)
2018.06.25
接下來,慧淨法師為我們詳細介紹《觀經四帖疏》的二種深信 及五種正行的用意,在於導歸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得生淨土。
第十八願言「乃至十念」,凡「乃至十念」之人,即是乘彼願力,而「乃至十念」正是「一心專念,念念不捨彌陀佛名」,故言「順彼佛願故
」。是以「一心專念」即是「乘彼願力」;若非「一心專念」,即非乘彼願力,因「不順彼佛願」故。
這是二種深信、五種正行的眼目,也是整部《觀經》的心要,所以
《觀經》雖然廣說定善十三觀與散善三福九品,可是到了〈流通分〉時,釋尊捨定捨散,獨舉 「持無量壽佛名」流通於現世及未來久遠之世;善導大師亦解釋為「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故知:即此兩種深信、五種正行,釋尊之意,在於導歸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是故應信「一向專稱彌陀佛名」,定得往生,正定之業故,順彼佛願故,乘彼願力故。
接下來,慧淨法師為我們詳細介紹《觀經四帖疏》的阿彌陀佛的願力 是「增上緣」。 所以,眾生只要一向稱念彌陀佛名,即是乘託佛願、信靠佛力。
何謂「增上緣」?下文分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