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二
– 現生不退 (26)
2017.02.15
龍樹菩薩的「本願釋」中,先說「若人念我」,即有人想起我,此是「欲生我國」的意思,即有人想起父母,欲回家去。怎樣可以回家呢?方法很簡單,只要「稱名」──稱我名號,即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這是阿彌陀佛在本願指定的方法,不是我等凡夫可隨自意說的,故云:「阿彌陀佛本願如是」。善導大師亦云:「順彼佛願故」。稱名是「正定之業」,其他念佛行持,如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都是助業而已。
淨土行者念佛要常常念,如龍樹菩薩的「本願釋」云:「是故常應憶念」。憶念者,憶想、掛念。心裏要有「常常掛念父母,很想回家去」的意願。當回家時,我們必須稱名,不要單靠心念,更要口稱,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歸家必須稱名,稱名就是歸家了!
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的「本願釋」提及「念」和「稱」。究竟兩者有何分別?念,是起心動念,是意業;稱,是稱讚、稱呼,是口業。但人類的口部活動是隨意而行,所以「稱」由「念」帶動,已在念了!但心有念則不一定口會稱。
關於「念」和「稱」的關係,《觀經》下品下生文亦有提及,云:「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