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八.一向專念 -不雜餘佛,不雜餘行 (小結) (11)
2015.04.29
為什麼純粹的淨土法門要「捨雜修專」,「不雜餘行」呢?
上文談專雜的得失時,當知雜修之失,首要為「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正念」者,一向專念佛名,必得往生淨土!難道念佛與餘行不相容嗎?相輔相成豈不是更相得益彰嗎?
須知淨土宗是佛力救度法門,必依佛本願力而得生淨土。阿彌陀佛怎樣救度罪苦眾生呢?善導大師說:以光明名號攝化。阿彌陀佛以光明迴施其真實功德,給念其名號的眾生,因為名號、光明都是阿彌陀佛的法身,具足無上的真實功德!任何眾生修定善及散善所取的一切功德皆不可比擬,更無能勝!若以此有漏心生、隨緣雜善功德,夾雜到彌陀名號功德,豈可相容、相輔、相成、相得呢?
在這個情况下,若有眾生還不願專念佛名,及堅持雜修雜行,那說明他對佛力救度的信心,如曇鸞大師所說:「不淳 (真實)」,一時仗佛力,一時以自力求生淨土,他尚未真正進入純粹的淨土法門。如善導大師所說:尚未發三心的至誠心 (真實心)。此人往生淨土則不定矣!縱使迴可得生,因疑障未除,含華未出,即胎生也。
當知淨土宗論專修正行及雜修雜行,皆以往生淨土為依準。專修正行的淨土行者,對於世間一切善業,雖不以此作業求生淨土,但仍須隨各自因緣、能力、身份而作,常行慚愧,仰謝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