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19, 2014

632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96)



632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96)
2014.12.19
續上文所答,佛陀講經說法,必有因緣,故有四別 - 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讀經者必須認清此「四別」,否則在浩如煙海的三藏經典裏,不知如何入手研習,或容易產生混淆,無所適從。

處別者,約說教處,如〈序分義〉云:如來遊化,知處有二。一遊王聚落,為教化在家之眾。二遊耆山等處,為教化出家之眾。可知教化在家眾和出家眾的處所有別。佛陀說法不一定在人間,有時會升上仞利天,跟天人說法。

時別者,說經之時,說聖道教時,其受行機緣在佛住世的正法時期,但說淨土教時,其受行機緣是佛滅後的末法時期。又天台宗立五時八教,將佛陀說法分為:華嚴、阿含、般若、方等、法華涅槃。

對機別者,即所對的眾機。機有利、鈍之分,或根有上、中、下之別。聖道諸經針對利機而說;淨土經法則針對鈍機而說,如善導大師云:專為凡夫,不干聖也。所對機不同,故名對機別。

利益別者,即教所施益。聖道諸經偏重定善修慧,或散善修福;淨土經則是得生淨土,受彼土得果之益。二門利益不同,故云利益別。

佛弟子有求人天福報,佛陀談因說果,說世間法;亦有佛弟子欲得心安,佛陀說止觀禪修工夫,令受法益。釋尊宣說「淨土三經」,示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眾生,惠此真實之大利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