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願稱名小結(10)
2013.12.23
淨土宗作為彌陀的本願為基礎的救度的法門,突出「稱名念佛」是有必要的,一者此佛一定是阿彌陀佛,二者念佛一定是口稱名號,此乃順彼佛願故!
或許有人指出第十八願的願文是「乃至十念」,故應是「念」,而不是「稱」。其實上文已說,口稱必有發意,起心,動念,所以口稱亦有念,故言「稱念」,亦是念佛,分別不大。善導大師曾引用第十八願,多次改「十念」為「十聲」,取其容易,人人做到。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釋第十八願: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可知「十念」為「十聲」是一樣,若心不能念,口稱亦可。
《觀經》下品下生文云:「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不遑念佛」,是來不及念佛。為什麼來不及?「彼人苦逼」故。惡人臨終時,痛苦萬分,驚恐不已,試問怎能起心動念,或定下心來想念、憶念、掛念阿彌陀佛?甚至他此生第一次聞妙法,可能尚未理解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怎能心念阿彌陀佛!此人在命懸一線,緊急關頭的時候,什麼方法如禪定、持咒、誦經等都不管用了,唯一的方法:衹好教他大叫救命
– 南無阿彌陀佛,即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得生極樂世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