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願稱名 (一)
2013年9月16日
彌陀淨土法門的主要行持是念佛,故又稱為「念佛法門」。世親菩薩的《往生論》主張的「五念門」,即念阿彌陀佛五種方法,即禮拜門、讚嘆門、作願門、觀察門及迴向門。
曇鸞大師解釋世親菩薩主張的「五念門」 -
念阿彌陀佛五種方法:
一、禮拜門,以身業而向阿彌陀佛之形像禮拜也。
二、讚嘆門,以口業讚嘆,及稱阿彌陀佛之名,即稱名念佛。
三、作願門,一心願生於彼國土也。
四、觀察門,以智慧而觀察 (觀想) 淨土、佛、菩薩之功德也。
五、迴向門,願以己之功德,迴施於一切眾生,彼此皆成佛也。
門為入出之義,前四門為入於彌陀淨土之門,後一門為出於利他教化之門,故通名為門。
善導大師將往生淨土所需修的行業,即世親菩薩、曇鸞法師所倡導的念佛五種行門,稍作重新排列,次序為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嘆供養,稱為念佛的「五正行」。為何略與「五念門」不同?
世親菩薩早悉彌陀淨土,現以「我一心歸命」,入彌陀淨土法門,故先禮拜彌陀,並稱名念佛,後立信作願往生,再以觀想念佛,迴生淨土。但善導大師以我等凡夫立場為當機,先讀誦經典了解淨土,後觀察而生欣慕心,再禮拜和稱名,最後讚嘆供養彌陀,不用廻向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