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4, 2019

1325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132)

1325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132) 
2019.05.24
當我們背到宗風俗諦第一句「對彌陀恭敬信順」,就要想到彌陀是佛,祂把一切眾生當成祂自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救度。一切眾生當背到這一句的時候,就會想到彌陀的存在,是為了眾生,而我們學佛的大悲心 - 「彌陀如何為我,我便如何為人」,豈不是也要為眾生著想!第一句背下來,就想到佛想到眾生,想到慈悲。

第二句「對他人恩慈體貼」,我現在要面對大眾,要跟大眾相處,談事情也好,共事也好,自然就會希望給他人恩慈,體貼對方的心境,讓他感受到溫暖,所以背到第二句,就會想到怎樣當下給對方恩慈體貼。

第三句:不論何時何處,面對何人何境、何事何物,「對自己謙卑柔和」,所以宗風的這些內容,就像一面鏡子,也是我們行事為人的一個標準。

還有,後面所講的「諉罪掠功小人事,掩罪誇功眾人事,讓美歸功君子事,分怨共過盛德事」,我們在面對事情,或者事情過後,可以反省我是一個諉罪掠功的小人,或者掩罪誇功的一般人,還是讓美歸功的修行人,甚至是一個分怨共過,用盛達德的人呢?

這幾句話也是一面鏡子,讓我們更加發現自己的不足,而儘量去充實,以增進我們出家修行的德行。當念到「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就想到:唉呀,寧可吃虧,也不要佔便宜的重要性。

人虧天補,吃虧就是占便宜,肯吃虧一分,天就補你十分,甚至百分,這就是「天道虧盈益謙」,所以背到這一段的時候,就肯忍辱,不去計較,甚至心中沒有負面的情緒,不會覺得心中有不平、不滿,需要去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