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3, 2019

1316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123)


1316淨土宗宗風俗諦略釋 (123) 
2019.05.03
記得當初轉入純粹淨土法門時,雖然知道要多念佛,心態上卻未能調整過來,認為多念少念無所謂,總是不太習慣,很生疏。但不念佛時,滿腦子都是世間「瑣事」,一件接一件,念頭停不下來,妄想紛飛。結果呢?在言語、行為上,依然故我,沒法適應「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慧淨上人指岀:一直以來凡夫的腦子 (意根) 最熟識,莫過於貪瞋煩惱;至於念佛,肯定是生疏的。如今我們既是念佛往生人,就應「轉生為熟,轉熟為生」,在行為上要調節一下。

有念佛往生人適應得很快,較容易;但亦有覺得困難者,適應的時間較長。有時面對境况,不知如何自處,進退失據,心裏不安穩:為什麼念佛之後還有這麼多煩惱。更甚者,自覺不像一個念佛往生人,懷疑自己念佛念得不「好」,懷疑自己真的可以念佛往生嗎?

一般而言,念佛多的人,對凡情軟少執著,煩惱會減少。 念佛少,當然與煩惱重有關係,反之亦然。 當然,這個也與個人的宿業和習氣有關係。此外,若要減輕他人煩惱,除勸他念佛外,也要從理上勸導,如聽經聞法,研習教理,尤其是三世因果等,總不能單單勸人用念佛來壓伏煩惱,單靠壓伏是不行的,有時會有反效果。


聖道門的行者,當面對貪瞋煩惱「干擾」時,先要降「伏」、壓下它,隨之「斷」除其根,最後清理它、「淨」盡它。但作為念佛往生人,既知一心歸命彌陀,捨己歸佛,當受貪瞋煩惱「干擾」時,自己無力伏、斷、淨它,只好不理會它,也不刺激它,乃至默化它,進而與貪瞋煩惱共存,各不相干!在生活中如實修行,一心念佛,讓阿彌陀佛處理,護念我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