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0
對於淨土宗《宗風·俗諦》第一條「對彌陀恭敬信順,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
慧淨法師在「學習淨土宗宗風俗諦」之視頻,有開示,略述如下:彌陀是我們的本尊,是我們生命之所依。阿彌陀佛又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因此首先要「對彌陀恭敬信順」。
「對他人恩慈體貼」方面,重點是慈悲。慈悲是佛教的精神。我們對他人雖然還沒有辦法做到慈悲,但至少能夠恩慈體貼。有體貼,我們就能向前,邁進慈悲的目標。平時,大家要互相慈愛,互相體諒對方的苦處,凡事先站在對方立場,為對方考量,給對方恩惠。
不單有慈悲,如果沒有「無我」,就還有「我執」的話,這樣也不是徹底的慈悲,不是真正的慈悲。這不是真正的慈悲,更會使我們一直在六道裏輪迴,所以一定要「無我」,然而「無我」談何容易。
「無我」的話,就是柯羅漢了,但我們可以盡量減少「我執」,怎樣減少「我執」呢?這方面雖也不容易,但可以從「謙和待人」下手。從心存「謙卑柔和」開始,所以,能夠「謙卑柔和」,就能夠接近「無我」,就能夠淡薄「我執」。
「謙」字對學佛的人非常重要,《無量壽經》說:「謙敬聞奉行」,所以我們宗風裏面有一句,奉行謙敬,不起驕慢,所謂「謙受益,滿招損」。謙可以消業障,謙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為我們帶來福報,所以宗風後面有一句說:奉行謙敬,不起驕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