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38)
2018.01.17
溫金玉教授續言:湯用彤先生在《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明確指出:「北方大弘淨土之業者,實為北魏之曇鸞,其影響頗大,故常推為淨土教之初祖。」從曇鸞與道綽的生平來看,他們是傾畢生精力與心血來勸導念佛的,這在淨土思想初傳期是僅有的。
我們首先應正視一個歷史與現實、傳統與當代,都不可改變的事實,那就是中國淨土宗發展的理路與承繼的血脈,是沿著由曇鸞開創、道綽繼之,善導集大成的「持名念佛」一系而發展的。所以,在淨土祖師的位次中,是應該專門予以彰顯的。
然而,對慧遠與曇鸞究竟誰為初祖的問題,我們認為大可不必爭辯。如果我們覺得淨土宗傳承,如同中國人家族譜系一樣嚴格,不可有絲毫錯亂,否則就會亂了輩份倫常,我們就應爭一個清楚明白。
既然,淨土宗的祖師並不像其他宗派有嚴格的傳承法脈,而是由後人根據先賢之功績所排定,那麼,這裏就涉及一個技術指標,以及衡量問題,還有排定者主觀因素問題。例如,由誰來衡量淨土祖師的「功德高盛」?
我們不必去過多地討論所謂「歷史的不公正」與「許多世紀的誤解」,去感慨埋沒了曇鸞、道綽二祖的英名。因為十三祖之確立,實在有其特定之因緣,不論是宗曉、志磐等的資訊不暢,還是南宋時淨土中心南移等原因,這都是無可更改的歷史事實。
我們以為,任何人都無法去重寫歷史。所謂「法不孤起,待緣而生」,十三祖的排列自有其因緣,並非一無是處,在漫長的歲月裏,正是這些祖師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國人精神信仰的星空。今天,我們重新提出這一問題,也是基於今日的因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