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中國佛教淨土宗的成立及發展(31)
2018.01.01
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曾撰文,在〈玄中寺在中國淨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檢討〉一書談「淨土宗十五祖之新判」。他一開始指出中國淨土宗發展的特色,說明淨土祖師世系紛爭的主因,如下:
淨土宗儘管在中國的佛教宗派中,是最富有民眾信仰基礎的宗派,但淨土宗並沒有現行的僧團組織,也沒有獨立的法嗣傳承,在其內部既無衣缽相傳的制度,也沒有如禪宗以心印心的師資授受。
可以說,淨土宗在組織上沒有嚴格的師承世系,所以本來也無所謂祖師世系。後來有人為淨土宗排列祖師世系,亦不過是對中國宗法社會制度的回應,抑或是對禪宗等宗派的模仿。
然而,淨土祖師世系一出,紛爭亦起。從歷史上來說,這段公案就未能了斷。就目前學界、教界而言,受質疑最多者,亦無過於傳統之「十三祖」說。
溫金玉教授簡述「淨土十三祖」說的來由:我們先追溯「十三祖」之說,現在遵奉的「淨宗十三祖」,是大浪淘沙、歷經宋元明清數代的逐漸推選而形成的。
淨土宗立祖之說始於宋代,南宋宗曉法師(1151一1214年)在《樂邦文類》卷第三中立淨土六祖,以慧遠為始祖,次第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五人繼之。爾後,宋代的志磐法師在《佛祖統紀》中,又以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為蓮社七祖。並說:「四明石芝曉法師,取異代同修淨業、功德高盛者,立為七祖。今故遵之,以為淨土教門之師法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