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淨宗法師在〈略談中國佛教的「宗」〉一文中,談到「中國佛教宗派的演變」,說:
中國佛教宗派成立之後,一切的弘法修行都依據各宗的規範而進行。其中唯識宗、三論宗、密宗不數傳而中止,律宗則被「清規」所取代。故此八大宗派中,相對長盛不衰、影響久遠的是:天台、華嚴、禪、淨土四家,簡稱「台賢禪淨」。其中天台、華嚴,因其理論宏富嚴密,稱「教下」;禪則自標「教外別傳」,稱「宗門」。
佛法在長期弘傳的過程中,諸宗教理與行法不可避免地互相涉入,互相影響,但本質上,各宗還是保持著本有的特點,這是因為他宗思想融入本宗之前,先經過本宗的解釋,完成了本宗化。
由此可以證知,中國佛教各宗派理論的完善圓熟,在相互包容開放的同時,有類似「防火牆」的自我保護功能,同時有強勁的力量消化吸收他宗有益的思想,為我所用。
但其中淨土宗的情形最為特別:一方面諸宗匯歸淨土,淨土法門的影響日益壯大;另一方面淨土宗卻失去本來的創宗理論,無法面對諸宗進行本宗化的改造吸收,以致淨土一法成為「共宗」的同時,也成為「寓宗」,成為最不具宗派特色的最大的「宗派」。
所謂「諸宗匯歸淨土」,乃是由於時代的推移,眾生根機難以適應諸宗自力修行的法門,而紛紛轉入「較容易修持」的「念佛法門」,即淨土法門(不一定是淨土宗)求生彌陀淨土,即極樂世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