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善導大師淨土思想與日本淨土宗思想的異同
(16)
2017.07.10
淨宗法師在一個訪問中,曾談論到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和日本淨土教之間的關係,說:對我們來說,採取這樣一個態度:我們不站在任何一個流派上,不站在淨土真宗的立場,也不站在西山派的立場;我們要回歸本土,回歸到善導大師本來的立場。
如果是對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發揮得比較突出、精彩的,我們也可以拿來用;但是我們不站在哪一個具體的派別,所以也不可能把日本人對善導大師的解釋全盤搬過來,而且搬過來也未必實用。我看了一下,它們比較細膩;太細膩化、過於理論化、過於哲學化,可能在弘化方面不方便。
關於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現代的慧淨法師特別有智慧,他提出四句話,完全把善導大師思想歸納起來,就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
在法然上人,或在後來日本淨土宗的各個系派中,是有這種思想的。慧淨法師把它完整、清晰地突顯出來,我覺得非常有智慧。
「本願」是彌陀救度的原理(教),往生靠彌陀本願力的救度。「稱名」是救度的方法(行)。「凡夫」是救度的對象(機)。「入報」是往生的處所、救度的利益(益)。 「平生業成」本來是淨土真宗比較強調的,我們也拿來用,因為這有助於淨土教法的推展。在中國淨土宗祖師中也有這樣的思想,比如印光大師說「未生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你還沒有往生的時候,已經是極樂世界的人了,不就是說「平生業成」嗎?但是作為一個主要的特色,在理論上的建樹,日本淨土教這方面比較發達一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