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十二
– 現生不退 (2)
2016.12.21
關於「不退」一詞,大乘菩薩教有嚴謹的定義。菩薩得不退轉,名為「不退轉菩薩」,又名「阿惟越致」,或《阿彌陀經》所講的「阿鞞跋致」,他必須做到「三不退」:
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如小乘初果須陀洹,斷盡八十八品見惑;小乘四果阿羅漢,再斷盡八十一品思惑。又如別教菩薩從初住位中斷見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斷思惑,則永不退失超凡之位。又如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故名「位不退」。大乘菩薩是七信位的菩薩,相等於小乘阿羅漢、辟支佛,超越六道輪迴了。所以他有期限的,他不會墮落凡夫,不會再墮三惡道,這才叫「位不退」。
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這是菩薩,不會退轉到小乘。謂別教菩薩從八住(第18位) 已去,至十行位、十迴向位的菩薩中,伏斷塵沙之惑,則永不退失菩薩之行,故名「行不退」。藏教裡頭沒有,小乘裡面沒有,大乘通教的菩薩,別教的菩薩,圓教十信位的菩薩,都是行不退菩薩。不管眾生怎麼樣的惡意對行不退的菩薩,包括侮辱他、欺負他、陷害他,他也無所謂,他還是不退心,這才叫「行不退」。
三、念不退-謂別教菩薩從初地(第41位) 已去,破無明惑,則永不退失中道正念,故名「念不退」。念不退,這個高了,因為他們的心行,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與性德相應,這是別教的初地菩薩,圓教初住,通教裡頭沒有。菩薩登八地,即「不動地菩薩」(第48位)才可以念不退!
菩薩得不退轉,談何容易。可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的不退轉菩薩,豈不是不簡單!如今,依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而立純粹、純正的淨土法門,認定「本願稱名」者,是凡夫可入報土,平生往生大業成就,而且現世今生是不退轉菩薩,豈不是開玩笑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