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127)
2015.03.02
續轉載淨宗法師撰文 - 「二河白道」之喻,(標楷字體是《觀經四帖疏》的原文),法師翻為白話文,如下:
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迴諸行業,直向西方也。
而善心、願生淨土的心若隱若現,即使偶爾顯露出來跟貪瞋心也不能比。善心很微弱,所以用四五寸白道來形容。水河的波浪起來,經常把白道打濕,比喻我們的貪愛心經常現起,染污我們的善心。雖修善法,但被貪心所染,成為雜毒之善。火焰常燒這條白道,代表我們的瞋恨心、嫌惡心能夠燒損功德法財。
這個人走在白道上,一心直進,向西而去,「迴諸行業」,以《觀經》來講,就是三福迴向;「直向西方」,向西方極樂淨土而去。
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
東岸聽到有人在勸他:「仁者,你順著這條白道往西邊走」,東岸這個人就代表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只聽到聲音、見不到人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了,有經典留在世上,經典就像釋迦牟尼佛的聲音。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