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78)
2014.11.07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釋「至誠心」的最後一句是「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不簡內外、不簡明闇者,即心行一致,表裏一如,人前人後,皆須「真實」。「須」者,當知凡夫無有真實心,故此只有靠「利他真實」,唯是乘佛本願力。行者可以透過身口意業念佛,受彌陀光明攝取而取得真實功德。此功德不但具足制捨諸惡及穢國,及修凡聖等善功能,而且自然令行者生起真實信心,又以此真實心因、真實種性而得生真實淨土,淨土宗之「弘願」也。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的「在心」釋言:「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實相法者,即念佛法也,所生之心亦是真實。
整個「至誠心」的中心思想是「捨自歸佛」 - 捨自力,歸佛力!初轉入淨土法門者發「至誠心」,正要認知自力的不實性,及佛力的真實性,然後作出取捨。由始至終,淨土宗是一個佛力救度的法門,亦以自力和他力簡別其他大乘菩薩教,因此作為善導大師提出安心法之第一個心,初入淨土法門者必須發至誠心,即「捨自歸佛」 - 捨自力,歸佛力,否則沒法徹底安心,不能建立往生的真實信心。這是一切淨土行者應始發的「初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