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5, 2014

613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77)



613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八 - 一向專念 (77)
2014.11.05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釋「至誠心」時,最後作出總結,云:「不善三業,必須真實心中捨;又若起善三業者,必須真實心中作。不簡內外明闇,皆須真實。故名至誠心」。
什麽是善?什麽是不善?各人遇緣不同,標準不一。但就佛法而言,善能感後樂果、能斷煩惱苦、能對治過失、能隨順功德等等。又一切善法中,有世間善和出世間善兩種。《成唯識論》云:「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人天樂果,雖於此世能為順益;非於他世。故不名善。」此因人天樂果,世間善的不實功德,只能順此娑婆世界之益,順俗諦,而不順彼極樂世界之益,不順真諦。此益隨因緣而壞失,還入惱苦,故是有漏善,煩惱分別心生故,不名為善。
        此言「不善」者,除了諸惡外,應延展、包括至凡夫所作「雜毒之善」。我等凡夫未斷惑,凡起三業,縱使作業行善,皆由煩惱分別心生,皆是「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亦必須真實心中捨!捨什麼呢?捨自力之心!當知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在心性上,何善之有!?
        言「善」者,諸善之中,以「念佛」為至善,此因佛廻施功德是真實,凡夫修世間一切善皆非真實業,如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云:「自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