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25, 2013

45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願稱名(十七)


451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願稱名(十七)
2013.10.23

就平生之機的念佛人而言,知道本願與不知道本願是有分別的。我們平生早已有幸得聞名號,甚至願生淨土,乃至知道「稱名念佛」是彌陀本願所選擇,所成就及特意推介給我等眾生之「行」,但使信心求念,易得往生。

既知彌陀本願是平等救度,不簡善惡,不問罪福,不論時節久近,我們「順彼佛願故」而念佛,不假自力,毫無壓力,不担心自己罪業深重、善根淺及福德少,又深信自己是無力修行之人,只要稱彼佛名,即乘彼佛願力,必得往生,自然信心歡喜,安心稱念。

善導大師提出「四修法」念佛恭敬修,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簡單來說,就是專!在信心方面,若不依從「四修法」念佛,則示意念佛人的信心不淳,若存若亡;又信心不一,無決定故;又信心不相續,未到臨終已失正念,能否往生淨土,當然是未知之數!

善導大師教我們,「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恭敬信受彌陀救度。專一念佛而雜修其餘菩薩行,信心決定,往生決定。此後,無間地相續念佛,念念不捨,從不捨離彌陀本願力的救度,上盡一形,必得往生。善導大師的「四修法」念佛,完全吻合曇鸞大師所提出的信心三不,將念佛之行結合到信心方面,故說「就行立信」。若人知道本願之理而念佛在於他力信心,而非自力植德,往生決定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