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願稱名(十六)
2013.10.21
很多人都曾經念「南無阿彌陀佛」,尤其是修習淨土法門者。知道本願者如是念,不知道本願者也如是念,皆蒙佛攝照,理應可乘佛願力,往生淨土,何以善導大師多番強調「順彼佛願故」,或本願念佛,其意何在?難道兩者有分別嗎?是不是知道本願者則被攝取和接引,必去無疑;不知道本願者則沒有加持,往生不定?
善導大師引下品下生,誠證十念必生,祇因其人臨命終時,別無他想,心無餘間,亦無後心,十念具足信願行,自然契合彌陀本願,但有此善根福德因緣的「臨終之機」極為罕有。此往生模式亦非針對我等「平生之機」而說,因為我們早已有幸得聞名號,甚至願生淨土。
若然有人得聞名號而念「南無阿彌陀佛」及發願往生,卻不知道本願。他們以為自己要有工夫才夠資格可以往生,稱名念佛只是淺行,條件不足,往生不定;更以為若多修其餘菩薩勝行 –
自力戒定慧,如加一條「禪定一心」,或「嚴持戒律」,或起碼有一條「發菩提心」、「拜懺消業」,必能確保往生。
由於他們心中起疑,因雜緣動亂而失去正念 –
「念佛往生」之觀念。此等以自力心態的雜修者,久遠居於娑婆化土的雜業世界,常以自我為中心去想去做,以為多勞多得,愈雜愈好,反而與彌陀的「弘願」教化背道而馳,最終會廢失往生大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