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16, 2013

448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願稱名(十四)


448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六 - 本稱名(十四)
2013年10月16日

善導大師引用《觀無量壽經》:阿難問佛陀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此法之要,當云何受持?』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深明大義,領悟釋尊的根本意願,希望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說明《觀無量壽經》的中心思想:「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在《觀經四帖疏》,善導大師以念佛的散、定兩善的利益,引出彌陀淨土法門的「要門」,即前十三種想為定善,後三種想為散善。「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定善是應韋提希夫人啓請,前十三種屬於對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各種功德的觀想;散善是修三福 (世福、戒福、行福) 的淨業正因,乃至相應的第14至第16觀的三輩九品生想,其中第14的上輩觀、第15的中輩觀,都是靠自力的修行觀想,衹有第16的下輩觀是靠他力,以「稱名念佛」的上上的要法,度下下的機眾!

善導大師雖寫《觀經》疏,卻明顯地捨棄「觀佛三昧」法門,而歸向以信心為本的「稱名念佛」法門,因此,由曇鸞首倡,道綽推廣的「稱名念佛」之彌陀淨土法門完全地確立下來。在《淨業專雜二修說》,善導大師解釋「何故不令作觀」時說:「眾生業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