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之五 - 以信方便(5)
2013年5月8日
一般大乘菩薩教的行者,修習「戒、定、慧」三學,所謂「戒能生定,定能發慧」,求取佛的最高智慧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 是佛教的目標。智慧可以了悟真理,斷惑破疑,徹底解脫。在一般大乘菩薩教的修持上,着眼於在菩提道上增長慧根!淨土法門側重於起信、發願、篤行,專念名號,着眼於在往生道上增長信根。佛教怎樣講「信」呢?究竟信心從何而來?
一般來說,人類對事物的認知和信受,主要透過三方面,即現量,比量和聖言量。佛教稱為「三量」。
1.
現量 ─ 簡單而言,即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去分別色、聲、香、味、觸等五塵時,我們用意識﹝即第六識﹞去了別一切法﹝即第六塵﹞,而幾乎不用思索,即能直覺地親證體驗的,稱為「現行」。常言道,「我見到才信」,或「我聴到才信」是也。
2.
比量 ─ 比者,比較也。憑經驗意識到事物,雖未能親証,但經邏輯分析和思維,亦相信確實有其事。例如,遠處見煙就知有火。
3.
聖言量 ─ 其實,很多人都以此方法吸取知識,即是「聽人講」,包括文字記載、傳媒報導等!當然,此人必是有份量、有專業地位、受人尊敬,可信的程度高。聖人的言教令人生信的意思。佛陀是最尊貴的聖者,他的言教當然值得相信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